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,中国2021年6月的CPI同比上涨1.1%,但PPI(生产者物价指数)同比上涨8.8%,此前5月的PPI数据更是创下2008年9月以来的新高。
(相关资料图)
“在PPI如此之高的情况下,中国央行反而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降准,让很多的投资者和经济学家‘大跌眼镜’”。
中航基金首席投资官邓海清近期向凤凰网财经《前行者》表示,中国现在出现了一个很典型的特点,是PPI跟CPI的巨大背离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如果中国未来还存在所谓的通胀威胁,我觉得至少目前的决策层更多的是把它看成是一个后疫情时代的“后遗症”
邓海清指出,目前较高的PPI是由两个因素所带来的,一是2020年的疫情使得全球的物流链、供应链体系处于非正常化的状态,产生了疫情成本。二是,这一次PPI的大幅上行跟今年的美元超发,合起来形成了一场全球性的通胀交易,炒高了上游大宗商品的价格
邓海清提出,未来肯定还会有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新政策出来,“无论是降准,甚至降息,我觉得一点都不要奇怪”。
以下为部分采访实录:
《前行者》:大家之所以关心美国通胀,是因为我们更关心中国是否有输入性的通胀,我们看到,中国6月份的PPI是8.8%,一直是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,而5月份9%也是创下了2008年到现在的新高。您现在如何理解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?
邓海清:中国现在出现了一个很典型的特点,是PPI跟CPI的巨大背离。
目前较高的PPI是由两个因素所带来的,一是2020年的疫情使得全球的物流链、供应链体系处于非正常化的状态,产生了疫情成本,在工业上成为一种附加成本,这个是表现在PPI里面的,无关各国政府实行什么政策,而是完全取决于疫情什么时候结束,什么时候这部分成本就会消失。
第二就是,这一次PPI的大幅上行跟今年的美元超发,合起来形成了一场全球性的通胀交易,炒高了上游大宗商品的价格,所带来的就是负效应的传导。这对于国内的下游,特别是制造业下游来讲,影响是非常大的。
其实这次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,更多的是一个结构性的摩擦,是供给端的因素,以及美联储大肆的印钞,导致金融机构的合意资产不足,所以大家对于这种大宗商品的投机炒作非常的热衷。这跟以前历史上的需求扩张,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上行,有很大的不一样。尤其是中国,无论是制造业投资、基建投资还是消费需求,都是非常弱的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如果中国未来还存在所谓的通胀威胁,我觉得至少目前的决策层更多的是把它看成是一个后疫情时代的“后遗症”,所以决策层采取的政策,也跟以前的政策完全不一样。在PPI如此之高的情况下,中国央行反而进行了超预期的降准,以降低利息成本去应对PPI高涨的态势,让很多的投资者、经济学家,觉得大跌眼镜。
《前行者》:所以您觉得这次全面降准,是治疗这个“后遗症”的方法?
邓海清:对。
未来肯定还会有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新政策出来,无论是降准,甚至降息,我觉得一点都不要奇怪,不要认为通胀上行的时候就一定不会降息,这可能和经典教科书理论相冲突,但我在这里要讲的是,在未来,大家要习惯这个常态。
相关阅读:邓海清:不要把人生失败归结于央行放水|前行者
X 关闭
一、编制动因为加快推进东、中涧河区域居民安置,根据杏花岭区政府申请,特编制《杏花岭区双良水泥厂地块棚户区安置项目落地规划研究报告》。
共同药业(300966)12月16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。
2023年注册会计的备考教材暂未发布,参考2022年的注会备考教材,主要有《会计》、《审计》、《财务成本管理》、《经济法》、《税法》、《公司
截至2022年12月15日收盘,贝斯美(300796)报收于20 81元,下跌4 06%,换手率2 43%,成交量4 86万手,成交额1 01亿元。12月15日
内房股早盘集体走低,截至发稿,时代中国(01233 HK)跌10 17%,报1 59港元;新城发展(01030 HK)跌8 31%,报2 98港元;合景泰富集团
格隆汇12月14日丨德生科技公布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(草案),该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为580 00万份,约占该激励计划草案公
“广州市场监管”微信公众号12月14日消息,近日,针对连花清瘟、抗原检测试剂等部分涉疫物资价格波动情况,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开展药品和
重庆水务(601158)12月14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。投资者:您好,贵公司的下属公司重庆港城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于2022年11月出现44次
Copyright 2015-2022 起点科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